從洽談到簽約,12天;從落戶建設到投產,5個月。這是萍鄉市湘東區引進的長益光電項目創下的驚人速度。這家總投資8億元、在國內光電行業排行第二的企業,是華為、OPPO、VIVO等國內一線手機廠商的主要供應商,生產的光學鏡片、光學鏡頭、數碼鏡頭等產品,還遠銷日本、韓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。
10月17日至18日,記者隨“加快轉型升級,推進高質量、跨越式發展”融媒體宣傳采訪團來到萍鄉市,走工廠、進車間,觸摸這座老工礦城市轉型升級的脈動。
有“江南煤都”之譽的萍鄉,因煤立市、因煤興市,依托煤炭資源開創了一段輝煌的歷程。然而,從2007年開始,萍鄉煤炭資源步入枯竭期,并于2008年被列為我國第一批資源枯竭型城市。資源型傳統產業陷入困境、接續替代產業發展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。面對發展之困,推動轉型發展對萍鄉而言成了必答題。
危機也是先機,需要重新擘畫藍圖。近年來,萍鄉全市上下圍繞“轉型”同心圓,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大力淘汰落后產能,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,積極培育替代產業、培植新興產業,使煤炭從“頂梁柱”的位置上逐漸退了下來,產業結構走上多元化、良性化發展道路。
一串串數字的背后,是萍鄉全力打造優質服務的營商環境帶來的碩果:電子信息產業園一年完成近2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建設、裝修;大成陶瓷有限公司90天內完成一條德國進口生產線安裝;中國萍鄉海綿城市創新基地,僅用180天完成建設;晶藍科技4個月內完成簽約……
各縣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,狠抓優質項目建設,不斷用激情與實干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。隨著一個個項目的落地、生根、開花,萍鄉轉型升級的速度越來越快。
為實現電瓷產業轉型升級,萍鄉電瓷產業重鎮蘆溪縣雙管齊下,一方面摒棄高污染、高能耗、低產值、低附加值的落后產能;另一方面,通過借船出海、靠大聯強,對電瓷產業實施合并重組、技術升級、產品換代等全方位改造。
在蘆溪縣工業園的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,只見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,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轉,卻少見工人忙碌的身影,諸多生產環節均由機器人操作。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畢見學介紹,作為萍鄉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標桿企業,目前,該公司生產的瓷支柱絕緣子產品,在國內特高壓領域居于領先地位,是國家電網、南方電網等國內電力行業知名企業和西門子、阿爾斯通等國際電力行業巨頭的主要供應商。
在轉型過程中,萍鄉市借助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“央企入贛”的東風,扶持壯大電瓷、環保陶瓷等傳統優勢產業,培育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集群壯大供給主體規模,讓“老樹發新枝”,浴火重生,擦亮了“中國工業陶瓷之都”“中國電瓷之鄉”品牌。目前,已成功打造湘東區新型工業陶瓷產業集群、蘆溪縣電瓷產業集群等5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。
江西網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萍鄉市經開區,作為萍鄉電子信息產業的龍頭企業,一年建成投產,當年見效。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,該公司主營萬兆交換機、智能路由器、無線網卡、調制解調器等產品,產品銷往國內和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這家剛剛在今年5月份投產的電子信息企業,今年銷售收入預計達到8億元。
萍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,自實施轉型戰略以來,該市重點打造冶金、機械電子等十大接續替代產業,構筑起多元產業支撐體系,促進產業層次全面提升。2017年,萍鄉三次產業結構比由轉型初2007年的9.1︰61.1︰29.8優化為5.4︰50.3︰44.3;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上升為40.5%。
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當前,萍鄉正在開啟新一輪量質齊升的“大變樣”新征程,以轉型發展“升級版”實現百年煤城的華麗嬗變。
|